“可燃轮机的优势太明显了,又小又轻,结构紧凑,还不容易坏,工作效率能达到这么高,一点都不意外了。”
“能达到23.2%的效率,在国际上都是领先水平。唉,不愧是副教授,数十年的研究,带来了这么大的突破,这次绝对能升教授了!”
“赚大了,这次还有李院士来听演讲,要是被院士看上眼,绝对是一步登天,平步青云,真的爽。”
高江大学大礼堂里,金碧辉煌,两千多名学生坐在台下,窃窃私语,全是在讨论台上那位正在演讲的副教授冯学林。
凭借着研究出的新型航空发动机,将发动机的转换效率提高到了23.2%,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。
这一成就,令他最近风头无量。
因为院士这一重量级的人物来听他的演讲,冯学林说话间都意气风发,带着成功人士的傲气。
台下的学生们无不艳羡。
然而在学生之中,周时逸此刻却是面无表情,看着台上滔滔不绝的冯副教授,沉默着,偶尔记下一两个数据。
他是个穿越者,早上从陌生的床上醒来,床头散落着的空药瓶,一切都有了解释。
只是不知道是做学术的压力太大,还是别的原因。
他参考前世无聊翻过几页的穿越文,应该会继承原主的记忆。
可是没有。
从考上研究生开始的记忆,脑海里全无。
像是硬生生从脑袋里挖掉了这部分记忆。
他暗自留心,从桌上的学生证得知,原主是个研二的学生,导师是高江大学副教授冯学林。
剩下的其他信息,他还没来得及研究,就被舍友拉来了大礼堂听演讲。
周围的学生面孔都是陌生的,这个世界和他原本的世界也有不少出入。
这个世界,航空发动机的效率仅仅23.2%,就能被人大肆吹捧,追逐。
可在他的世界,效率没达到50%,都很难说出口。
突然被置于这样的环境中,周时逸难免会有些不适应,甚至有种全世界只剩他一人的荒诞和孤单。
可讲座开始,冯副教授开始演讲后,那陌生的感觉消失了。
取而代之的,是对学术的认真,和看着冯副教授沾沾自喜的不满。
没由来的不喜,哪怕对方是自己导师,也怎么都看不顺眼。
再加上对方演讲的好几处地方自相矛盾,他看在场的学生,竟然无一听得出来?
周时逸只觉得自己穿越到这个世界是个错误。
.........
演讲一步步进行。
直到提问环节,大家传递着话筒,想提问的学生站起来和冯学林进行互动。
不少学生问了几个技术上的问题,都得到了回答,心中无比崇拜这位有了大成就的副教授。
坐下来的人无声尖叫,兴奋地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幸运。
能有如此成就的副教授,成为教授是板上钉钉的事情,之后肯定也能多几个带学生的名额。
若是他们能在教授面前混个脸熟,之后选导师的时候,也有更大的几率被冯副教授选上。
那真是搭上了直通车好么!
更别提,旁边还有一位院士旁听!
学生们时不时看向前排那位沉默的老者。
话筒继续传递,直至经过周时逸。
他拿着话筒,站了起来。
“我有问题。”
本来话筒是要交给别人的,他这神来一笔,直接截下了话筒。
冯学林脸上还带着笑容呢,看到周时逸站起来,脸上的笑容顿了顿。
手下意识地收拢了稿子,指尖微微用力,面对周时逸时,冷着个脸。
就连刚刚演讲至激动处,变得充满激情的嗓音,也陡然低沉下来。
“周时逸,你有什么问题?”
灯光下的冯学林副教授表情收敛,变得严肃。
莫名的,透露出一股谴责的意味。
周围的学生自然听出了冯学林的变化,八卦之心难以掩盖。
“我就说他有问题吧,就他这种读研两年还一篇论文没发的,肯定有问题。”
“这人私生活又乱,能力又不行。还不是副教授人好,让他继续学习。”
“要是周时逸能问出什么有水平的问题,我直接吃屎!”
一个人大言不惭,其他人则是嗤笑一声,比了个二的手势。
“呵,我吃两筐!”
“笑死,你们胆子也太小了,周时逸这个人,但凡他有一点点真材实料,以后学校化粪池就是我的食堂!”
旁边的学生肆无忌惮地嘲讽,甚至大言不惭,摆明了就是要周时逸难堪。
就连他的导师都不喜欢他,他们说几句怎么了?
不光有人说,还有学生偷偷打开手机录像,镜头对准周时逸,想要录下他问蠢问题的瞬间。
大礼堂内陡然骚动起来,学生们窃窃私语的声音逐渐变大,直到冯学林都不得不出来维持的地步。
“大家安静!”
冯学林的声音回荡在礼堂内。
到底是演讲的主人,说话有人听。
学生们说话的声音小了不少,目光聚集在全场唯一站起来的学生。
周时逸自然听到了周围学生的讨论,嘴角一抽。
周·前博士生导师·时逸:大可不必蹭吃蹭喝。
等学生们声音稍小,他便出声询问。
语气平淡,却莫名带着些挑衅和攻击意味。
“热力学第一定律,能量守恒定律。要不消耗能量又持续对外做功是不可能的。”
“消耗能量的多少,限定了能源发动机的效率。”
“冯副教授,你说的这个燃气轮机,点火系统这部分的损失是多少?”
..........
沉默,在礼堂内蔓延。
学生们看周时逸的目光都有些异样。
对方问的问题,看似有水平。
但这明明是冯学林刚刚提过的数据!
果然,周时逸这个家伙,连自己导师的演讲都没有认真听。
场下一片嘘声。
却不知,台上的冯学林手里,那份演讲稿的右上角已经成了一片褶皱。
他沉默了一会,大脑内疯狂搜索有没有相关的数据。
好在没多久,他就记起了相关数据。
改变了稿子的平整程度,身体也稍稍放松,这才装作无事发生般,开口调侃。
“周时逸,我可要批评你不好好听讲了。燃气轮机点火时,即便燃烧充分,但正因为需要将燃料燃烧,损耗也高达15%,这也是所有损失中最高的部分。”
“正因为有这部分的损失,后续的转换效率也很难高起来。”
这部分,在研究里是有提到的,他回答起来并不慌张。
甚至凭借着自己的理解,临场发挥,多说了几句。
脸上再度恢复了笑容,冯学林越说越自信,甚至借此延伸出更多研究上的内容。
下一秒,却听周时逸的声音,顺着话筒传出。
“这样的损耗就算最高了,那发动机有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,再怎么样,也不可能低到23.2%。”
“您没发现这点,自相矛盾吗?”